北京化工大学引入HTG-2型热重分析仪

2025-08-12 08:37

高精度热分析技术赋能多学科教学与科研创新

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、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北京化工大学(以下简称“北化”)在化学工程与技术、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形成显著优势,尤其在高分子材料、催化化学、能源化工等方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中深耕多年。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实验平台与科研分析能力,北化近期正式引入我司两台HTG-2型热重分析仪,通过精准的热重分析(TGA)技术,为材料热稳定性评估、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及学生实验教学提供可靠设备支撑,助力构建“理论-实验-创新”一体化科研教学体系。

一、锚定学科发展需求,破解高校热分析场景痛点

北化三大核心场景对热分析技术提出明确要求:

本科实验教学:需满足《物理化学实验》《材料表征技术》等课程中“聚合物热分解”“无机物热稳定性”等基础实验,要求设备操作便捷、数据稳定;

研究生课题研究:覆盖高分子材料(如聚酰亚胺、碳纤维前驱体)、催化材料(如MOFs衍生催化剂)及能源存储材料(如锂硫电池正极)的热行为分析,需精准捕捉微克级质量变化(≤0.1μg)与复杂反应动力学参数;

跨学科科研合作:服务环境工程(固废热解)、生物化工(蛋白质热变性)等交叉领域,要求设备兼容多气氛条件(如空气、氮气、氩气)与宽温域测试(室温至1250℃)。

传统教学型热重设备存在数据精度不足(误差>1%)问题。HTG-2型凭借±0.1μg质量分辨率,可满足“科研精细分析”需求,有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。

二、HTG-2型设备的核心技术优势

1.教学与科研双重适配的高精度性能

设备采用悬挂式微天平与红外加热炉协同设计,在50℃-1000℃范围内实现温度控制精度±0.5℃,质量测量精度达±0.1μg。在本科实验中,学生可通过设备直观观察聚乙烯(PE)与聚丙烯(PP)的热分解差异(PE失重起始温度约400℃,PP约380℃),数据重复性误差<0.5%,符合教学实验对“结果可复现”的严格要求;在科研场景中,可精准捕捉MOFs材料(如ZIF-8)在氮气气氛下的分步失重过程(200℃-300℃配体分解,400℃-500℃骨架坍塌),为催化剂活性位点分析提供关键依据。

2.多场景兼容的灵活配置

教学模式:内置“实验教学模板库”,涵盖聚合物分解、无机物脱水、药物热稳定性等12类标准实验方案,教师可一键调用并生成操作指导书;

科研模式:支持气氛动态切换(如从氮气切换为空气,响应时间<30秒),可模拟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环境(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氧释放行为);

数据管理:配套软件具备审计追踪功能,符合GLP规范要求,实验数据可追溯至操作人员、设备状态及校准记录,满足科研论文发表对数据可靠性的严苛标准。

三、赋能北化多学科教学与科研实践

1.教学应用:构建“虚实结合”实验体系

本科生基础实验:在《物理化学实验》中,学生使用HTG-2型测定草酸钙的热分解曲线(CaC₂O₄·H₂O→CaC₂O₄→CaCO₃→CaO),通过失重台阶计算结晶水含量(理论值12.3%,实测12.1%),掌握热重分析基本原理;

研究生创新实验:“功能高分子材料”课程设计中,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,利用设备对比不同交联度环氧树脂的热分解温度(T₅%失重温度提升约20℃),结合红外光谱分析结构-性能关系。

2.科研支撑:助力前沿领域技术突破

高分子材料方向:研究团队利用设备分析聚酰亚胺(PI)薄膜的热氧化稳定性,TGA曲线显示在空气气氛下450℃失重率<5%,为开发耐高温柔性电子基材提供数据支撑;

催化化学方向:测试负载型金催化剂(Au/Al₂O₃)的热稳定性,通过TGA曲线量化金属纳米颗粒在高温(600℃)下的烧结失重(≤1.2%),优化催化剂制备工艺;

能源存储方向:分析锂硫电池正极材料(S/C复合材料)的热行为,TGA曲线在200℃-300℃的失重对应硫的挥发(失重率约70%),指导电解液添加剂的选择以抑制多硫化物溶解。

四、校企协同:共筑科研育人新高地

北京化工大学拥有“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”“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”等科研平台,此次引入两台HTG-2型设备后,双方将深化以下合作:

定制化教学资源开发:联合编写《热重分析实验教程》,融入设备操作视频、虚拟仿真模块及典型案例解析;

科研人才联合培养:为北化研究生提供“热分析高级技术培训”,内容涵盖微量样品测试技巧、复杂曲线分峰拟合等;

学术交流支持:协办“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”研讨会,促进高校与企业在分析方法开发领域的合作。

从本科实验教学到国家级科研项目,HTG-2型热重分析仪的引入为北京化工大学构建了“教学-科研-产业”贯通的热分析技术平台。这不仅是对高校科研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,更是校企协同推动“科研育人”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我们将持续以高精度分析仪器赋能高等教育,助力培养更多面向新材料、新能源领域的创新人才,共同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
2025-047北京鸿作盛威科技有限公司【北京化工大学】HTG-2(1).jpg2025-047北京鸿作盛威科技有限公司【北京化工大学】HTG-2(2).jpg2025-047北京鸿作盛威科技有限公司【北京化工大学】HTG-2(3).jpg